首頁>文章>河南鹽酸的發展歷程與其他酸類產品有什麼不同

文章

河南鹽酸的發展歷程與其他酸類產品有什麼不同

王水是一種由鹽酸與硝酸組成的混合物。13世紀歐洲煉金術士偽賈比爾的作品中提到,可以通過將滷砂(主要成分為氯化銨)溶於硝酸來製備王水 。也有說法稱最先在手稿中提到王水的是13世紀末的拜占庭 。16世紀,利巴菲烏斯第一次正式記載了分離出的純凈鹽酸,他是在粘土坩堝中加熱鹽與濃硫酸的混合物來製備它的。也有一些作者認為純的鹽酸是由15世紀德國本篤會的巴希爾·瓦倫丁製備的,他的方法是將食鹽與硫酸亞鐵混合加熱後酸化。不過,其他一些作者認為直到16世紀末都沒有文獻明確表明有人製備過純的河南鹽酸

       17世紀,德國卡爾施塔特縣的約翰·格勞勃通過曼海姆法加熱氯化鈉和硫酸來製備硫酸鈉,並釋放出了氯化氫氣體。1772年英國利茲的約瑟夫·普利斯特裡制出了純的氯化氫氣體。1808年,英國彭贊斯的漢弗里·戴維證明瞭氯化氫氣體由氫、氯兩種元素組成。
工業革命期間,歐洲對鹼的需求有所增加。法國伊蘇丹的尼古拉斯·勒布朗新發現了一種碳酸鈉(蘇打)工業製法,使碳酸鈉得以大規模廉價生產。勒布朗制鹼法用硫酸、石灰石、煤將食鹽轉變為蘇打,同時生成副產物氯化氫氣體。這些氯化氫大多排放到空氣中,直到各國出台相關法規(例如英國《1863年鹼類法令》)後,蘇打生產商們才用水吸收氯化氫,使得鹽酸在工業上大量生產。
20世紀,無鹽酸副產物的氨鹼法已經完全取代勒布朗法。這時鹽酸已成為許多化工應用中很重要的一種化學品,因而人們開發了許多其他的製備方法,其中一些至今仍在使用。2000年後,絕大部分鹽酸都是由工業生產有機物得到的副產品氯化氫溶於水而得到的。
1988年,因為鹽酸常用於製備海洛因、可卡因、甲基苯丙胺等毒品,《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將其列入了表二-前體中。


上一篇     下一篇